明隆庆六年(1572),驻牧于土默川的蒙古族首领阿勒坦汗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之阴,黄河之滨,破土建设一座名曰“库库和屯”的城池(今译呼和浩特)。
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雄伟壮丽的“库库和屯”竣工,明廷赐名“归化城”。“归化”的意思是“归顺朝廷”“接受教化”,明廷所赐名称,有明显歧视少数民族的含义。
据《阿拉坦汗传》记载,这座城池是模仿元大都的样式修建的,有8座楼和琉璃金銮殿。 另据《归绥县志》记载,归化城“周二里,却以砖,高三丈,南北门各一”。由于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现已无法了解当时这座城池的规模和建筑布局等详细情况了。
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为加强防务,清政府在归化城东北5里处,修建了一座八旗军队的驻防城。历时两年多建成,乾隆皇帝赐名“绥远”,是“绥靖远方”的意思,并设绥远将军驻城主持军务。将军衙署至今犹存,从门前照壁上的“屏藩朔漠”四个大字,犹可想见当年的赫赫威仪。
归化城俗称“旧城”,对应的绥远城则为“新城”。如果说归化城是典型的商城,则绥远城是典型的军事城镇。
绥远城城垣周长1960丈,通称“九里十三步”(以一步五尺计)。城为正方形。东、西、南、北各面的中央各开一门,门的上面建城楼一座,系二重三楹式样;每个门的正对面,又都各建有箭楼一座,系二重式。在四个城角墙上又筑一组二重七楹式的高楼,这就是简称的角楼,它陪衬着四面的正城门楼为一个整体。四个城门名称,都是由朝廷命名:东城门名“迎旭”,北城门名“镇宁”,西城门名“阜安”,南城门名“承熏”。箭楼与各城门建成一个月牙式的半圆城墙,来环卫城门,此即“瓮城”。
四面城墙上还置有炮台44座。城墙外环以护城河,河宽20米左右。城门之外建有吊桥或石桥,以通城内外
城中央有鼓楼,二重五楹式。鼓楼有四条大街通向四门,四条街上建有铺面商号房屋计1530间。大街又向四面八方伸出众多小巷,构成整齐的棋盘状布局。绥远将军衙门除文官武将外,尚驻扎八旗军兵4000余人。
当时,“归绥”地区社会安定,城市繁荣,并开办官学、义学,人称“塞上江南”。
清诗人王循《归化城》诗云:
西北风雪连九徼,古今形势重三边。
穹庐已绝单于域,牧地犹称土默川。
小部梨园同上国,千家闹京入丰年。
圣朝治化无中外,十万貔貔尚控弦。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将归化和绥远两城合并,改称“归绥县”。
昔日,新旧两城虽相距仅2.5公里,但因新城系军事要塞,城墙高耸、四门壮观、守备森严,城门定时开闭、兵场经常操练,两座孤城,虽然近在咫尺,居民之间却互不来往,呈现出路荒人稀的凄凉景象。
民国10年(1921年),京绥铁路通车,以火车站为中心又形成了一个居民区。新旧城和火车站呈三角分布,中间是空旷的农田、荒滩和沼泽。此时,城市面积仅9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2万。上个世纪初,这个城市发展虽然缓慢,但也逐渐蚕食了城边的一些村庄,占领了大片农田,使一些村庄消失在历史尘埃中。
中共建政前,新城的大街小巷排列得十分规整。旧城则不然,人们把旧城的地形概括为“三湾四滩一圪料,十八道半街。”“三湾”是指九龙湾、西河湾、胳膊湾,“四滩一圪料”是马莲滩、苟家滩、后沙滩、孤魂滩和位于小召西的圪料街,其余就是十八条街道和小召前的半条街道。
在大召西南有一条胡同叫长和廊,长约三百丈。长和廊所在地原是一个村落,名长安,清末民初这里逐渐形成街巷,这大概是青城最早吞并的村庄。
民国10年,火车通到归绥,设定火车站时有三个方案,一是放在大青山下坝口子附近,因为离市区较远被否定;二是经过新城南门到旧城南茶坊设站,因为途经良田地价高、投资多而放弃;最后选定了现在火车站的位置。这里原是一个小村庄,叫梁家沙梁。
新城西门与旧城北门之间,有一条弯曲泥泞的土路,途经一个村庄,叫姑子板申。这条路从新城西门出来,通过原内蒙古博物馆所在地,穿过姑子板申村,沿营坊道前的新城道,经过清真大寺西的礼拜寺巷到达旧城北门。
民国7年(1918年),时任绥远都统的秦成勋,为了新旧两城交通方便,命令其所率领的第一师,出动工兵,从新城西门到旧城北门之间,修了一条直达马路。在盐碱地上先修路基,再垫沙碾压,并在路两侧栽杨柳树。但雨季一到,道路泥泞难走,直至日寇占领归绥时才修成了水泥路。
民国12年(1923年),姑子板申村北面建起了长城外设备最全、规模最大、医术最高的公教医院(即后来的市立医院),共占土地192亩。
民国23年(1934年)绥远毛织厂(即后来的市毛、现在的首府广场)动工,占用了姑子板申部分农田。厂址北为姑子板申村的坟地,大约有千余座坟。后在此地建起乌兰恰特及内蒙古文化厅、内蒙古广播电台等文化设施。姑子板申村在上个世纪50年代消失。
1949年的呼和浩特,全市最高的建筑系中山东路的一座邮电小二楼。1954年建起的联营商店(民族商场前身),俗称“三楼”。 在当时被看作“奇迹”,人们惊异于楼房可以建到三层而不倒不塌。那时人们一说去“三楼”,都知道是要去联营商店了。
归绥,曾经有四个很出名的茶馆,分别为东茶坊、南茶坊、西茶坊、北茶坊。如今,因南茶坊仍有公交站点、小学以此命名,尚为人所知,而另外东、西、北3个茶坊,已经鲜有人知了。
茶坊即驿站,是古代设在道路中用来休息或换马的地方,康熙三十年(1691年),清政府为传递公文的人和来往官员提供服务,在归化城设有东西南北4个茶坊。尤其北茶坊一度是归化城对外商贸的集散地和物流中心,因经贸的繁荣而名扬塞外。
东茶坊在今青城公园西南一带,紧邻得胜桥,又名茶坊桥。《归绥县志》说:“得胜桥在东茶坊。”《金石志》记述:“归化城,东茶坊,庙左不数武,有南北长河,澄流弯曲,谋之寺僧,醵金数百,积八月而桥成,名曰得胜。”
今鄂尔多斯西街东段路北和巴彦淖尔南路以东为大西茶坊,路西是小西茶坊。
北茶坊位于扎达盖河与乌里沙河之间,紧邻关帝庙。即今天的牛街、吧街和太平街交汇处。
归绥在明清时期因召庙众多而被称为“召城”,常听到“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绵绵召”“数上来的喇嘛三千六,数不上来的无其数”等民谚。
俗语称归绥“一座城池半城庙”,是毫不夸张的。在旧城,黄教寺庙若以大召(无量寺)为中心,东有席力图召(延寿寺)、小召(崇福寺)、五塔寺(慈灯寺)、章嘉召(广福寺),南有拉布齐召(弘庆寺)、巧尔齐召(延禧寺),西有朋苏克召(崇寿寺)、迦蓝召(隆福寺),北有太平召(宁祺寺)、乃莫齐召(隆寿寺)等10余座大型召庙;在新城,因为满族崇尚宗教,城中还建有许多寺庙,有万寿宫、山神庙、马神庙、土地庙、财神庙、关帝庙、菩萨庙、孔子庙、城隍庙等等。其中菩萨庙是先城而建的。
称归绥“百座召寺山川绕”,也是十分形象的。在新旧两城北面的大青山前、山中和山后,在平坦广阔的土默川平原上,众星捧月般地散布着众多的召庙。现在,除大召、席力图召残存以外,其余的古建都已消失殆尽。
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京绥铁路的火车已通到归绥,因归化城城小、门矮、道窄、交通不便,不适应发展的需要,绥远特别行政区都统马福祥下令,于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将归化城的南城门、南城墙拆除。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除留下北城门及两小段北城墙外,其它东、西、北的部分城墙及东、西两个城门及鼓楼也全部拆除。城门、城墙拆除后,城无内外界限,原城内的南、北街与城外的南北直通街接通,形成了一条笔直的南北大街。虽然街道不很宽阔,但也顺直。
绥远城城墙,自1951年起,陆续拆除,现仅存东北角部分城墙,长约670米。
现在的呼和浩特是一座没有灵魂的家园。既无枯藤老树昏鸦,亦无小桥流水人家。人们都居住在高层建筑的某一间格子里,每月被按在地上揭一层皮。
人的灵感、创造性都来自大自然。自古多少精英豪杰都得益于田园生活的孕育滋养。现在,许多村庄被拆除了,农村人被赶进了水泥森林,从此他们再也没有根,成了浮游生物。他们的后代在城里打工,成了流浪汉,犹如欧洲城市里的狐狸,只有在暗夜里才敢在街头匆匆游窜。
天津作家冯骥才曾痛心疾首地坦言,近二十年是中国自隋唐以来全中国最大、最彻底的一次城市翻新改造,现在走遍全中国各个城市都似曾相识,没有特色了,历史被割断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作为城市内核的历史文脉被割裂,城市原有的大山大水空间格局被破坏,标志性的传统建筑被毁灭,历史性的文化街区被淹没,建筑物千篇一律,满目的“水泥森林”。
现在,中国所有的城市都如一母所生,不管走到哪里都似曾相识。有欧美游客说:中国人真厚道,为了给我们省钱,怕我们跑路,把所有的城市都建成了一个样子。
久居国外的华侨,归国后不辨东西南北,他们站在故乡高楼林立的街头,呼吸着浓烈的汽车尾气怅然若失,再也找不到自己的根了。
一条街道、一座建筑,它不仅仅是水泥砖瓦形成的物理构造,还有居住其中的人,以及他们先祖的情感、记忆、故事一起塑造了它们。一句话,是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气质成就了街道与建筑的,文化的血脉内化于建筑当中。割断了文化血脉,建筑剩下的只是躯壳,而丢失了“灵魂”。虽然现在的呼和浩特,也有一些仿古建筑,但那是“伪古建”,传统的文化气质已荡然无存。
内蒙古草原茶路协会 内蒙古草原茶叶贸易 内蒙古草原茶文化
Copyright © 内蒙古草原茶路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15010402000335号
电话:13734713193 地址:呼和浩特市玉泉区西顺城街 网址:www.nmgcycl.com 蒙ICP备17001021号-1 技术支持:牧仁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