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茶路协会
13734713193
banner
banner
banner
banner
banner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万里茶道】一带一路”中的茶与茶文化

发布时间:2017-02-25 浏览次数:505次

  茶,源于自然,贵乎人文,根植中国,引爆世界,富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兼有物质性与文化性两大特性,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养心健身五大功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象征,又是东方生命伦理和生态哲学的集中体现,还是中国一个能见度很高的国际化话语体系。茶和茶文化对中国和世界曾经和正在做出巨大的贡献。
  中国是茶叶、丝绸、瓷器的故乡。自古以来,中国茶叶与丝绸、瓷器等风雨相伴,历经沧桑,携手同行,共结和平、友谊、合作纽带。茶叶自唐代始往西域及朝鲜半岛和日本传播,唐时朝鲜开始种植茶,宋时荣西禅师在日本引种茶叶。1610年茶叶第一次由荷兰人通过海上通道到达欧洲,揭开了中国与欧洲海上茶叶贸易的序幕,166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直接输茶入英。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中俄茶叶官方贸易拉开序幕,1840年茶叶贸易占中俄贸易总值的90%以上。1776年北美新大陆为反抗英国东印度公司对茶贸易的利润垄断爆发波士顿倾茶案,进而引起反殖民战争,最终导致了新兴国家美国的独立。1840年英国由于茶叶贸易造成巨大贸易逆差面向中国大量出口鸦片,清政府由于大量鸦片进入造成无可用之银与无可用之兵之困境,导致鸦片战争爆发而最终败北,致使中国茶农业与茶商业日益凋敝。此后,亚洲的印度、锡兰、印尼等地,南美的巴西、俄国的格鲁吉亚地区以及非洲的肯尼亚等地区成为新兴的重要茶叶产区,其中印度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上半叶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产茶国和茶叶输出国。同时,香港、棉兰老岛、阿萨姆、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城市和国家也因茶叶贸易而兴起。
  到十九世纪,中国茶传播已遍及世界各地并风靡全球。从茶叶随着丝茶之路传播世界的历史进程中,唯有茶叶长期居于中国商品的支配地位,并在世界特别是全球经贸发展中创造了重要价值。同时,中国茶与茶文化还与当地社会文化相结合,发展出新的茶文化形态,如韩国的茶礼、日本的茶道、英国的下午茶、以摩洛哥为代表的阿拉伯世界的茶饮文化等民族的、地域的茶文化,丰富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饮茶成了许多国家国民的生活内容,增强了人的身体健康,甚至有益于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等。因此英国学者麦克法兰认为:“茶一直都是中国文明强盛伟大的原因之一。”“茶改变了历史”、“茶饮成为世界潜在的征服者。”英国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则将茶叶作为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是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建设中国茶业强国的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是中国茶和茶文化走向世界、走进时代、茶和天下、造福人类的大平台,是中国茶人练内功、张外力,发展茶科技、茶经济、茶贸易,传承、弘扬、创新茶文化的大舞台。在发展的新常态下如何走好“一带一路”,用好“一带一路”,已是中国茶人的重大课题、重大担当。
  一、传承、弘扬、创新丝茶之路精神,提升茶文化的引领高度。
  文化是推进历史和现实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千百年来积淀了丰厚的中外文化交流的丝茶之路精神,正是今日建立政治互信、文化理解、心理沟通、民心相通的宝贵财富,茶和茶文化已成为联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桥梁和纽带。中华茶文化融合了儒释道文化的哲学思想,凝聚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以和为贵”、“诚信、友善、和谐”的优秀“和”文化精髓,具有包容性、亲和力和凝聚力,是增信释疑、民心相通、和谐共处的特殊润滑剂,是传播中华文化、互鉴交流、增进和平友谊的特别使者。走出去,不是简单地把茶产品卖到国外去,不能一哄而上,捞一把就走,而应当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茶之路精神,弘扬“清敬和美”当代茶文化核心理念,登高望远,内外兼修,统筹中外,拓宽合作领域,分享发展机遇,推动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友好相处、和平发展。
  走进去才能更好地走出去。千百年来茶与茶文化的传播积淀中,融合和发展了世界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域的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中国茶和茶文化要走出去,首先要研究了解世界各地的茶文化,创新中国茶道茶艺的程式和内容,讲好中国茶和茶文化的故事,使中华茶文化的“和”文化融进去,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让各国人民在一杯“中国茶”的氤氛中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心心相通,共享和谐生活。
  二、努力适应世界各国对茶的消费特点和消费需求的新变化、新趋势,致力茶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茶园众多,品牌杂乱,产业低小散弱,出口低价拼杀,内销高价攀比等是中国茶业发展中的不良现象。有思路才有丝路。走好“一带一路”,首要的是进入茶业新常态。茶业新常态,必须将自身发展和外部发展相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协调,致力茶产业的转型升级,认真研究和适应世界各茶叶消费国的消费**俗和市场需求新趋势,掌握开拓茶叶市场的主导权。从促进茶叶出口的角度说,我国主要有名优茶、原料茶、大众拼配茶、茶叶衍生品和茶器具等。名优茶,成本高、价格高、文化含量高、规模小,走出去难度较大,有一定局限性,当然要努力为之。原料茶、大众拼配茶,成本低,适应性广,一定要做好做大,特别是要根据各消费国的消费**俗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研制开发,如欧美地区喜饮花香、水果香的拼配茶、调制茶,中东非洲地区喜饮加糖加香料的特色大众拼配茶和茶饮料等,以适合各地消费者的口味、文化特色和茶饮**惯。大众茶,能走得远,走得好,发展空间大,英国立顿茶就是如此。要注重茶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着力提高科技开发和品牌产品自主创新能力,把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到保健品、化妆品、天然药品、功能食品、天然日化用品等健康产业领域,以满足各国人民养生保健的需求。要认真研制和生产适合各消费国文化特色和茶饮**俗的茶器具,提高购买者的认同感。从保障茶叶品质的角度说,走出去,重要的是品牌走出去,建设高标准茶园、规范茶品品质标准、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力度,按照时尚、安全和品牌化、标准化的要求,搞好茶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茶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是当务之急。必须花心思练内功,下功夫扩张力,加强科技研发,提升人才素质,强化企业管理,建设诚信文化,建立企业联盟,多些创新之举、有效之策、长远之计、诚信之力,抱团进取,团结合作创市场。
  三、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平台优势,增强开拓国际茶市场的能力。
  当前,世界上已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饮茶**惯,茶叶已成为21世纪的主导饮料。要以国际茶叶消费市场消费需求推动出口市场结构的调整优化,及时捕捉各类茶叶市场的信息动态,重点研究沿路国家的主销市场和一般市场、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的不同消费需求,区别各地消费者的口味和爱好,有针对性选择重点市场和合作伙伴,双向投资,深度合作,建立深度加工和特色营销网点,在合作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扩大中国茶的市场份额。做好适销对路,货畅其优,创新茶商品营销文化,创新电子商务和茶叶拍卖交易等新方式,掌握开拓和创新市场的主导权。一方面要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欧盟、非盟、美国、俄罗斯等主要茶叶消费国和茶叶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知己知彼,平等友好,不断增强我国茶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宁波—舟山港、“义新欧”列车等具有全球集散、物流畅通的传统和现代通道的作用,运用集全球现代国际会展、信息咨询、物流配送、综合采购、现货与期货、拍卖、信用于一体的茶业推介、宣传、交易平台,参与举办形式多样的展销会、博览会、研讨会、旅游文化节等开展交流推销活动。同时,还要加强与国际先进茶企业和茶市场的合作与交流,信息交互,对接服务,合理布点,风险管控,瞄准国际饮品前沿,学**先进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文化,用沿线地区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好中国茶和茶文化的故事,以中华茶文化为引领,不断提升中国茶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中国茶在“一带一路”的大道上走深、走远。


微信公众账号 草原茶路协会陪伴您

内蒙古草原茶路协会 内蒙古草原茶叶贸易 内蒙古草原茶文化

Copyright © 内蒙古草原茶路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15010402000335号

电话:13734713193 地址:呼和浩特市玉泉区西顺城街 网址:www.nmgcycl.com  蒙ICP备17001021号-1  技术支持牧仁俊杰

关注我们:

© 内蒙古草原茶路协会 电话:13734713193

蒙公网安备15010402000335号

蒙ICP备17001021号-2 技术支持牧仁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