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茶叶绿色生产模式,涵盖茶叶品种、栽培、土壤、植保、加工、营销、品牌等各个领域。生态化茶园管理以人类为中心的理性生态伦理学为指导思想,应用环境友好的生物技术集成,服务于茶产业,为复兴茶产业而努力。
鄂茶复兴之汉口港的辉煌
中国是茶的故乡,长江流域是茶的发源地,汉口地处茶叶产地的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在国际上被誉为“茶叶港”。
汉口开埠后,英商进入汉口,原本在广州买茶叶的英商,转而直接在汉口购置红茶,转至英国及世界其他国家。所以,从1861年汉口开埠起,汉口对外茶叶贸易呈直线上升,1861年只出口茶八万担,1862年突然升至21万多担,1863年再跃升至27万多担。
当年,第一个在汉口设立货栈的英国宝顺洋行,为适应以茶叶、杂粮为大宗生意的巨额贸易及运输的需要,在长江上建立了第一个轮船码头,即宝顺栈五码头。将近9年的时间内,宝顺栈五码头承载了运输茶叶及其他货物至英国及西欧各国的使命。从1866起,汉口每年出口的红茶及砖茶在30-40万担之间。到1888年,茶叶出口增至86万担。仅次于上海。1908年出口茶增加至98万担。占全国茶叶出口的62%。以后多年保持出口茶占全国50%以上。因而汉口在欧洲有“茶叶港”之美称,与宝顺栈五码头运载出去的数不清的茶包有直接联系。
《汉口租界志》载,1861年4月,美商琼记洋行派出第一艘长江轮船“飞剪号”从上海溯江到汉口,这是汉口出现的第一艘商业轮船。之后,这艘船每月在上海汉口间对航三次,运载茶叶。不久,洋行又加派“江龙号”轮船加入沪汉航线。英商宝顺洋行几乎是在同时派“总督号”轮船抵汉口,之后加派另三艘轮船。只隔一年,美商旗昌洋行派出轮船“惊异号”抵汉口。茶叶贸易催生了长江轮船航运。
英国人输入鸦片到中国,也与茶叶贸易有不可脱离的关系。1834年后因英国东印度公司专卖权取消,各公司自由竞争在华茶叶生意,一时大量进口中国茶,大量硬通货币外流,而中国市场却保守地不对英国开放,贸易逆差呈现。英国为改变这种局势,一方面开始在南亚等地试种茶叶,谋求从茶叶进口国变为出口国。一方面就是以鸦片打开中国市场,平衡贸易。
随着印度茶叶的种植,英国人逐渐把购茶重点转移到印度,汉口市场逐渐被俄国人把持。1871年,俄国顺丰砖茶厂在长江沿岸设立了自己的专用码头。无论是马王庙码头,宝顺栈五码头,还是顺丰砖茶栈码头,都是汉口茶叶贸易繁盛的见证。而且顺丰砖茶栈码头的设立,更是因为成为汉口近代历史的某些开端而无法忽略。
顺丰砖茶栈码头,牵出了汉口第一个近代化的工厂,即顺丰砖茶厂,造就武汉第一批近代化的工人。因为茶叶,欧洲人知道了汉口港;也因为通商,汉口成为了世界的茶叶港。在清末绘制的《万国通商图》中可以证明这一条,因为汉口是图中标注的中国内地惟一的通商城市,通过这幅图,我们便知道,汉口市场上的大宗出口商品茶叶、棉花、桐油、牛羊皮等等,已通过不同的国际商路通达全球。
为了规范茶叶贸易,汉口的茶商于1889年在汉口河街的熊家巷口建成茶叶公所,它是汉口茶商最终成立的同业组织。茶叶贸易一度对于各帮商人几乎都是惟一赚大钱的外贸行当,打破帮口商会的划分势在必行。
茶叶公所除了制定法规,保护茶商利益,扼止洋商欺诈之外,还创办了汉口早期的主要报纸《汉报》,《汉报》在汉口新闻史先后办过几个,但第一个《汉报》就是由江西茶商周荪甫于1893年在茶叶公所创办的,日出一大张。所以,中俄茶叶贸易就是一本外延和内涵都极其丰富的社会学的书籍,从中总可以找寻到一些与茶叶贸易似有无又无关的故事。
光阴如梭,汉口茶的光辉历史跟茶叶公所一起早已不复存在,复兴汉口国际茶叶港还需时代新茶人共同努力。
内蒙古草原茶路协会 内蒙古草原茶叶贸易 内蒙古草原茶文化
Copyright © 内蒙古草原茶路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15010402000335号
电话:13734713193 地址:呼和浩特市玉泉区西顺城街 网址:www.nmgcycl.com 蒙ICP备17001021号-1 技术支持:牧仁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