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就开始在武夷山脚下的梅古村村口,这里有一块石头纪念碑“晋商万里茶路起点”。《崇安县志》中记载了当时晋商在武夷山采购集运茶叶的繁忙景象:“在康熙19年(公元1680年)间,其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行筏300余艘,转运不绝”。
晋商以南北物资交流为主业,贩运绸缎于杭州,贩茶糖于汉口,贩葛布于四川,贩棉布于直隶。”转而又将这些货物“售于新疆,内外蒙及俄罗斯等地。”晋商以其雄厚的财力,灵活多变的经营之道,刻苦敢于冒险的创业精神,在长途贩运贸易中,逐渐开拓和形成一些商道,货行天下,汇通天下。其中南起闽赣鄂,经汉水晋中,北达蒙古、西伯利亚、莫斯科、圣彼得堡的国际商道,以输出茶叶为主,故称中俄茶叶之路。
在历史上,伊尓库茨克是中俄万里茶道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历史上俄罗斯和中国贸易的前哨。今天,在这个城市的很多博物馆我们还可以看到有关当时历史的记载与见证。
伊尔库茨克早在1718年就有了茶叶贸易。当时的贸易形式主要是以物换物,俄罗斯商人用动物的皮毛换取中国的茶叶、瓷器等。恰克图条约签订后,伊尔库茨克地区真正开始繁荣发展。
当年茶叶贸易的集市和伊尔库茨克的茶叶商行
俄镜头下的大清国
当年的奢侈品
俄国人喝茶时有个习惯,就是一定要配上甜甜的“茶点”,直至今日,这个习惯依然存在。
上图是二级品质的茶叶包装
上图是一级品质的茶叶
记载着晋商的辉煌,1857年马克思在《俄国对华贸易》中说:“在恰克图,中国人方面提供的主要商品是茶叶。俄国人方面提供的是棉织品和皮毛。以前,在恰克图卖给俄国人的茶叶,平均每年不超过1000万箱,但在1852年却达到了1750000箱,买卖货物的总价值达到1500万美元之巨。
未完待续,记得关注我们,一起了解历史,跟着小编一起重走万里茶道,开辟新的辉煌!
内蒙古草原茶路协会 内蒙古草原茶叶贸易 内蒙古草原茶文化
Copyright © 内蒙古草原茶路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公网安备15010402000335号
电话:13734713193 地址:呼和浩特市玉泉区西顺城街 网址:www.nmgcycl.com 蒙ICP备17001021号-1 技术支持:牧仁俊杰